完美的姿势应该是:整个躯干呈哑铃型曲线。下巴微微收紧,背柱伸直,挺胸部,腰凹陷。
具体来说(见左图):从背后看:脊柱的中心线呈直线。从侧面看:脖子部位(颈椎)略向前弯。从肩膀至脊柱中部向后弯。腰部向前弯。
驼背的分型
一、肩部驼背型
特征:脊柱的肩膀附近有驼背顶点;肩膀周边呈园弧状;从脖子到肩部上方的肌肉,比起周边的肌肉稍微隆起的话,证明肩部驼背。正常的脊柱从肩膀至背部有自然的向后弯曲。
原因:常坐在办公桌前低头办公,或者常用电脑的人士,操作时往往双肩垂下,脖子往前伸,这种姿势使脊柱不单要支撑头部,还要支撑脖子,靠近肩膀部位的脊柱比正常状态大大向后弯曲。
一般来说,工作一段时间后,起身进行伸直脊柱活动,就不会变成驼背。但若在弯曲脊柱的状态下长时间持续工作,或是在使用电脑间中不是伸直脊柱,只是抬头,这种习惯长期下去就会逐渐形成驼背。
后果:驼背患者双肩下垂,必需要把脸往上提,下巴向上的姿势持续下去的结果会增加颈椎的负担。颈椎有伸向手臂的神经,当颈椎的神经受压迫时,从肩膀到手臂会感到麻痛,这就是所谓"颈肩臂症候群",手、手指痛疼的"腱鞘炎"、脖子痛、五十肩等。
矫正方法
●经常对着办公桌办事、学习或者使用电脑的人,最好每隔30分钟,停止工作,抬起头,伸直背部,双手高举5~10次。
●晚上淋浴后,卧伏地上,作背部体操5~10次
二、肩脊柱中段驼背型
原因:脊柱中段驼背形以老人居多,原因是随着年龄增长,背部肌肉、腹部肌肉衰退,肩膀、腰部下垂,胸部和腹部向内收缩,肩膀呈园弧状,习惯这种姿势后,脊柱中段逐渐隆起。此外,脊柱的骨质疏松进一步发展;胸椎的椎间板老化、因不良姿势引起的磨损、受伤等也会引起脊柱中段隆起。
特征:脊柱中间部位,心窝背后为顶点大弯曲,身背从脖子到腰部的中间位置的肌肉稍微隆起,这是脊柱中段驼背形。这种人平躺在硬床上时,背部会感到疼痛,因此喜欢侧卧。
后果:三种类型的驼背中,脊柱中段驼背型对健康的影响最大。原因是这种姿势会造成胸部和腹部向内陷,胸廓内的心肺,腹腔内的肠胃、肝脏被压迫而降低其机能。统计报告指出,脊柱中段驼背的约半数人感到胸部灼热;有些人患慢性肝炎;或者引起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痛,也较容易患十二指肠溃疡。因骨质疏松症、推间板磨损、受伤引起的脊柱中段驼背,要想根治是非常困难的。
矫正方法
矫正脊柱中段驼背型的方法把小毛巾卷成条状用绳绑紧,睡觉时放置在腰下,疼痛会减轻,同时腰也能伸直。患骨质疏松症,推间板疾病严重的,或者背部疼痛较厉害的,不要用毛巾卷,可把毛巾折叠后放在腰部睡觉。
矫正脊柱中段驼背保健操
●把毛巾卷放在床上。●在床上仰卧,把毛巾条放在腰部最突出的顶点,与身体呈直角。●双手双脚伸直(见上图),深呼吸后静待3~5分钟。每天进行3~5次。
三、腰部驼背型
特征:正常的腰椎是向前弯(如图),但是有些人则相反向后弯,这是腰部驼背型。用手指模一模,肚脐后面的脊柱肌肉比起周边的肌肉有些隆起,这是腰部驼背型。这种姿势是腰部向后弯曲,前屈运动较易进行,后屈运动较困难。
原因:喜欢跷脚、盘腿坐的人容易引起腰部驼背。
后果:腰部驼背姿势持续的结果,背中部及腰部的肌肉常年被拉直,初时常感到腰部容易疲累,或者常感到腰部酸痛。长坐之后站立起来,腰部不能马上伸直,若勉强伸直会感到疼痛。进一步发展下去腰部会经常疼痛,步行时为了减轻腰部的不适,行走变得不自然,结果膝盖、大腿根的关节、肌肉逐渐衰退,也容易引起椎间板突出,坐骨神经痛、内脏下垂,常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
矫正方法
伸直腰部体操
●平躺在床上,双脚对齐伸直,双手平放两边,双腿提高至45度,停10秒钟,然後慢慢放下。重复进行10~20次。
●腰部驼背型做反屈运动也比较有效
以上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tonga.com/yfyl/6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