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它们在动植物中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一个miRNA可以有多个靶基因,而几个miRNA也可以调节同一个基因。众多研究表明,miRNAs作为神经系统中基因表达和神经网络构建的关键调节器,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神经病理性疼痛: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将神经病理性疼痛定义为由神经系统原发性损害和功能障碍所激发或引起的疼痛。它属于一种慢性疼痛,疼痛表现为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和感觉异常等临床特征。神经病理性疼痛可由多种因素诱发,如药物毒性、手术和创伤等。虽然研究人员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预后和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与报道,但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仍不够清楚。
背景:miR--5p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但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尚未阐明。
目的:探讨miR--5p对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①将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空载体组、miR--5p过表达组、杂乱干扰组和AURKB干扰组,每组15只。采用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方法建立大鼠神经性疼痛动物模型,建模后分别注射以下重组慢病毒(空载体、miR--5p过表达载体、杂乱干扰载体、AURKB短发夹RNA),注射量为1μg。术前及术后第7,14天,采用RT-qPCR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中miR--5p和AURKBmRNA的表达水平;术前及术后第3,7,14,21天,通过缩足反应阈值和缩足潜伏期评估机械异位痛和热痛觉过敏;术后第7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大鼠背根神经节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②采用nmol/L脂多糖诱导大鼠小胶质细胞HAPI产生炎症反应,细胞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脂多糖+NCmimic组、脂多糖+miR--5pmimic组、脂多糖+miR--5pmimic+空载体组、脂多糖+miR--5pmimic+AURKB过表达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大鼠小胶质细胞HAPI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小胶质细胞HAPI中AURKB及Wnt/β-catenin通路标志蛋白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miR--5p与AURKB的靶定关系。
结果与结论:①与假手术组比较,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大鼠背根神经节中miR--5p表达显著降低;②与模型组比较,过表达miR--5p可显著提高缩足反应阈值和缩足潜伏期;③在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大鼠和脂多糖激活的HAPI细胞中,过表达miR--5p可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④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证实了AURKB是miR--5p的下游靶基因;⑤在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大鼠背根神经节中,AURKBmRNA表达显著升高,沉默AURKB可抑制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神经炎症;⑥在脂多糖激活的HAPI细胞中,miR--5p过表达通过抑制AURKB表达降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水平,减轻神经炎症反应;⑦以上研究结果表明,miR--5p通过AURKB/Wnt/β-catenin通路缓解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