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坐骨神经痛锻炼 > 坐骨神经痛原因 > 正文 > 正文

坐骨神经痛,坐不久,站不住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1/10 14:40:33
元旦白癜风优惠 http://pf.39.net/bdfyy/dbfzl/171020/5777826.html

生活中

我们上班坐着,吃饭坐着

回家看电视坐着…

不知不觉

就把坐骨神经痛“坐”上门了

坐骨神经痛的病因1脊柱原因

腰椎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的退行性疾病是引

起坐骨神经痛的最常见原因,通常占90%以上。

最常见的是腰椎间盘突出导致L4、L5和S1神经根受压弓

起症状。

腰椎退行性变主要包括椎体的骨质增生、腰椎滑脱、椎管狭窄等,造成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引发症状。

此外,椎管内肿瘤对神经根的压迫也可引起坐骨神经痛。腰椎结核通常由于病灶可导致骨质破坏,造成对神经根的刺激,引发坐骨神经痛。

2非脊柱原因

坐骨神经炎

常伴随各种类型的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等。

梨状肌综合征

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穿行而过,由于创伤导致梨状肌的挛缩,或者过度使用导致的梨状肌痉挛等,可引发坐骨神经痛。

创伤

创伤直接造成坐骨神经损伤,或坐骨神经周围的软组织损伤或血肿导致炎性刺激等。

妊娠

坐骨神经痛也可能发生在妊娠期间,特别是在孕后期。这是由于孕妇在坐位时,胎儿体重过大加重了对坐骨神经的压迫,导致孕妇下肢麻木、疼痛,跌倒风险增加。

妇科病史

子宫内膜沉积于近端神经可造成月经性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的症状

疼痛可为阵发性或持续性,通常可由咳嗽、打喷嚏、弯腰、拉伸、下蹲、排便等动作引发。

疼痛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位于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

疼痛性质多呈钝痛,亦可呈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可伴有麻木感。疼痛多呈放射性,沿臀部向下至小腿。

伴随可出现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感觉异常,其所支配肌群无力、跛行等症状。

坐骨神经痛的分类1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为坐骨神经本身的炎症反应,临床中主要以坐骨神经的无菌性炎症反应为主。

2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主要是指源自于外来的压迫或刺激,导致坐骨神经出现水肿、缺血、变性等一系列炎症反应,又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肝性坐骨神经痛,临床常见的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梨状肌综合征、妊娠子宫压迫等。

坐骨神经痛的危害1对身体的危害

骨科专家说,早期患者经常感觉针刺样疼痛,随着病情的进展,坐骨神经痛患者的疼痛也日益加重,经常夜不能寐,有时还伴有膝盖疼痛,随后进展到跛行,转身、髋关节外展、内旋均不能顺利进行。到了后期,如果造成塌陷,还会导致残疾,遗憾终身。

2对心理的危害

坐骨神经痛进展到一定程度,患者会出现跛行的症状,许多年青的患者因为受不了周围人的嘲笑而心理压力增大,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有的患者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另一方面,患者不能正常工作,这样使原本以患者为的家庭经济来源减少,在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时候需要的费用也经常成为许多家庭的负担。

3影响生活质量

患有坐骨神经痛的时候,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腰部僵直感,以后逐渐加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有时有烧灼样或针刺样疼痛,长期的疼痛会严重影响生活。

如何预防坐骨神经痛1保护腰部

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避免久坐、久站及重体力劳动和保持不当的动作姿势。

2注意饮食起居调养

运动后要注意保护腰部和患肢,内衣汗湿后要及时换洗,防止潮湿的衣服在身上被焐干,出汗后也不宜立即洗澡,待落汗后再洗,以防受凉、受风。

3防止风寒湿邪侵袭

风寒湿邪能够使气血受阻,经络不通。既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重要因素,又是导致坐骨神经痛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

4防止细菌及病毒感染

细菌或病毒感染既能致发本病,又能加重本病。坐骨神经炎,是神经间质的炎症,多因牙齿、副鼻窦、扁桃体等感染后,产生的毒素经血液侵袭坐骨神以而引起。

如何治疗坐骨神经痛

临床中主要遵循早期和长期、积极而理性、综合治疗和全面达标、治疗措施个体化等原则,对坐骨神经痛患者进行疾病教育、运动治疗、腰背肌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

1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

尼美舒利、塞来昔布等,可以缓解因坐骨神经痛引起的疼痛,减轻患者的痛苦。

脱水消肿药

消脱止片、马栗种子提取物、甘露醇注射液,可以减轻神经根的水肿,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不得自行服药。

营养神经药

如甲钴胺、神经节苷脂,可以对神经起到营养作用,并且可以缓解一部分神经症状,如麻木等。

糖皮质激素

这是一种免疫抑制类激素,副作用较多,只有在病人疼痛不能忍受时使用,否则不建议使用该类药物

2手术治疗

若经过正规的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或已经出现马尾综合征的患者建议积极手术治疗。一般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等。

3中医治疗

坐骨神经痛的主要方法是推拿整骨(包括牵引疗法),其次是针灸、外用膏药、内服中药、熏蒸、药浴等,还有民间的各种偏方、验方。

外用膏药、熏蒸、药浴等外用疗法对缓解肌肉痉挛、消除神经水肿和炎症,改善血液循环有很好的疗效。

内服中药可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系统,纠正生理活动的偏差。针灸有显蓍的解痉镇痛功效,可缓解神经水肿引起的痉挛疼痛。

中医疗法的优点是副作用少、方便易行、费用较低、人们容易接受。

日常护理措施

日常活动时建议佩戴腰部支具,以加强对腰部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坐骨神经痛的发生。尽量避免弯腰搬运重物等体力劳动。

家属可了解相关疾病知识,打消患者疑虑,树立信心,这对于坐骨神经痛的治疗十分重要。

日常生活中保持适量的运动,控制体重。合理作息,改变不良的职业习惯。营养均衡,戒烟戒酒。

了解平时服用的各类药物的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定时定量服用。

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开展运动,循序渐进,并长期坚持。

-小康云医-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tonga.com/yfyl/102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坐骨神经痛锻炼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