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某某,男,48岁,右腿放射性痛1周。患者长期腰痛,1周前因负重疼痛加重,右侧腰臀部向下肢后外侧呈放射性剧痛。曾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效果不明显而前来接受针灸治疗。查:患者行走困难,脊柱向健侧轻度侧弯,右侧腰椎4、5棘突旁压痛、叩击痛且向右下肢放射。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背屈试验阳性,跟臀试验阳性。肌张力减低,腰部CT示:L4~L5、L5~S1椎间盘脱出。
针灸处方:环跳、委阳,患侧大肠俞。
在大肠俞处直刺2寸,以出现触电样针感自腰部向下肢放射至足部为度,然后在其上、下、内、外各1寸处分别刺入毫针,直刺1.5~2寸。
环跳和委阳穴均以捻转进针,刺入深度以得气为度。留针3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治疗10次为1个疗程,休息1~2天后,再进行下一疗程。1个疗程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两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行动自如,随访一年未复发。
大肠俞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腰部腧穴,俞同输,为大肠经经气转播之处,故名大肠俞。
本穴主治大肠腑的病变,古代文献记载颇多。《备急干金方》载:“大肠俞主腹中雷鸣,肠澼,泄利,食不消化,暴泄。”《十四经要穴主治歌》:“大肠俞治腰脊痛,大小便难此可通,兼治泄泻痢疾病,先补后泻要分明。”说明古代医家已把大肠俞作为治疗肠腑病变及腰痛的经验穴了。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是传导和输送糟粕的器官,它与脾胃共同管理食物的消化、吸收、传导,大肠与脾胃的关系密切,而且相互影响,大肠俞又为大肠经气转输之处,故肠胃的病变都属于本穴的治疗范围。膀胱与肾相表里,大肠俞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腰部,因此大肠俞还具有补肾壮腰、通络止痛的近治作用。
现代临床大肠俞具有疏调肠胃、理气化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便秘、泄泻、痢疾、肠痈、痔漏及急慢性肠炎、腰痛、坐骨神经痛的有效穴。
《良方堂》-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tonga.com/xwgy/6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