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是骨伤科常见病,属中医“痹”证范畴。由于病因病机不同,临证治疗法则也相对有异。该病主要是正气不足,邪客于腰部筋络,根据“肝主筋”、“肝肾同源”、“久痛入络”等理论,结合临床实践辨证分型。用独活寄生汤为主,随证加减配合穴贴治疗,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一、分型与治疗坐骨神经痛的诊断依照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大腿后外侧至腘窝、小腿外侧踝及小足趾背等处)酸胀、疼痛、麻木。直腿抬高实验呈阳性,坐骨神经牵拉试验呈阳性为依据。分型根据临床症状、体征、按中医“四诊”综合分为气血不足、肝肾阴虚表热型;气血不足、肾阳虚寒型;气血不足、肝肾亏损风寒湿浸袭型。
1、气血不足、肝肾阴虚表热型:
证见舌红少苔、脉虚浮而数、臀部灼热挚痛。拔火罐见血鲜少瘀。治独活寄生汤加鳖甲、丹皮、杞子、黄柏。如见气虚的头昏眩晕、少气懒言、倦怠乏力、自汗,加重黄。
2、气血不足、肾阳虚寒型肢冷、便溏多尿、舌淡苔白滑、脉细无力、患处挚痛腰酸。
拔火罐见淤血成形并暗紫色、遇寒冷疼痛加剧、得热则舒缓。临证独活寄生汤易桂枝为肉桂、淡附片、易生地为熟地、加仙灵脾、巴戟天、补骨脂。
3、气血不足、肝肾亏损风寒湿浸袭型:
证见苔腻、脉弦、腰腿多有损伤受凉史,遇气候晴雨敏感。拔火罐见淤血含水液。临证独活寄生汤加狗脊、千年健、蜈蚣、全虫如证见肢节疼痛窜引,脊背风胜者加羌活、如患肢寒冷疼痛较剧寒胜者、易生地为熟地加制二乌、附片。遇阴雨患肢困重、麻木、酸痛加剧加苍术、薏仁、防己。
二、典型病例例:陈××,男,43,农民,初诊,
年6月7日,陈患坐骨神经痛三年,医院数次治疗,反复发作未愈;曾有腰部损伤受凉史。诉左大腿后外侧,腘窝、小腿外侧踝外酸麻痛、足小趾及足背外侧麻木,特别臀部烧灼挚痛、手摸患处梨状呈条索状肿,形体憔悴,急性病容、站立时身向右侧倾斜,左膝部屈曲,足跟离地。
检体:直腿抬高实验阳性,坐骨神经牵拉实验阳性,证见苔厚腻、口甜。诊断为肝肾亏损湿胜型。治以补血滋阳、利风化湿。方以独活寄生汤加减:狗脊12g、千年健12g、苍术15g、防己18g、薏仁40g、杞子15g,以上诸药浓煎,每天三次,饭后即服,同时穴贴镇江(大、小号)膏药并加(8)号杨氏中药粉匀和一起,贴敷患处(腰椎、环跳、足三里、承山等)穴位,穴贴1疗程,药七剂挚痛减,十剂酸胀麻木亦减轻,续服20剂临床症状消失,后又巩固穴贴膏药一个疗程,一月后信访已干农活。但累后稍有酸胀,休息后消失。
信嘱:注意劳逸结合,忌食辛热刺激发食物,一年随访未见复发。
三、讨论与体会坐骨神经痛多因肝肾亏、气血不足、胰里空虚、筋失其所养、邪客于筋、以致腘部拘急挚痛。临床分型应根据临床症状、以中医“四诊”辨证地分型与治疗;根据“肝主筋”“肝肾同源”、“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损者益之”。和治病求本理论。应用独活寄生汤,应根据证和型变交换君臣用药。党参和黄芪加大量为60g为宜,以期增强免疫功能,正气足,气血流通,扶正去邪,以平为期。中老年患者腰部摄片常见腰3~5椎体有不同程度增生。这类症状应加重杜仲、狗脊、杞子、熟地等补益肝肾以求达到抑制退行性病变的发展。于青年患者体质一般大多壮实,如证见腘部灼热剧痛的实证,生地不够加丹皮、黄柏并同时吞服全虫、地龙、蜈蚣、金银白花蚊之类搜剔之品效会更好。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配以穴贴+,主要穴位以腰椎、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等穴,具有活血化瘀、消炎消肿、止疼镇痛、减缓压迫之功效,根据患者情况,一般穴贴在1~3个疗程左右,在饮食方面尽量多吃一些含钙、蛋白质、维生素较高的食物,穴贴期间避免皮肤过敏,故适量禁食白酒、海产品、公鸡、老鹅、猪头肉、生姜、大蒜、胡椒(作调料可用)等发物,孕妇注意禁用地龙、蜈蚣等。并适量加重白术和苎麻根等以佐保安胎;在穴贴方面,女性在月经期腰骶膏药暂停3-5天,其他部位正常贴敷,患有严重皮肤病、孕妇、儿童等不宜穴贴膏药。
——金陵骨质增生研究中心
一种易于吸收的水刺布腰痛贴
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霜降邮购膏药
(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tonga.com/xwgy/10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