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修复
我们都知道,怀孕分娩会对盆底肌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可能与阴道松弛,产后漏尿,影响性生活,盆底脏器脱垂等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因此,产后盆底修复显得十分重要。
一、那什么是盆底肌呢?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盆底肌。它位于人的骨盆底部,像吊床一样托住人的腹部子宫、膀胱、直肠等器官。承载着人体几乎70%的重量。妈妈生孩子时更是少不了盆底肌的功劳。但生完孩子后盆底肌会变得又松又坠就如被吹大的气球瘪了气,短时间内很难回到之前的弹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随之而来。
二
、盆底肌损伤有哪些表现?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大部分源于妊娠和分娩。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约30%的女性在分娩后即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尿失禁;约45%的产后妈妈被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所困扰。病情严重时大笑、打喷嚏、咳嗽或运动时,均会有漏尿等症状。盆底功能障碍是一种不要命但是难以启齿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甚至被称为“社交癌”。
√漏尿,压力性尿失禁
这是最普遍最常见的表现,甚至很多女性从孕期就开始漏尿,生产之后更严重,如果不采取治疗措施,随着年龄增加加剧。
√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
产后女性阴道前壁膨出是盆腔脏器脱垂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常常还合并有压力性尿失禁。如果受损盆底肌在产后未得到及时修复,随着年龄增大,盆底肌功能逐渐衰退,膨出还会加重。
√性冷淡、阴道干涩、同房质量差虽然羞于向人提起,但不能愉快的性生活也是一个困扰不少妈妈的问题。很多女性产后性趣缺乏,质量不高,甚至还有尴尬的漏气声,根源也在于盆底肌受损。√后背痛、坐骨神经痛等疼痛很多妈妈生了孩子之后总说腰酸背痛,其实这也可能跟盆底肌受损有关。√泌尿或生殖系统反复感染想不到吧,这一条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你那总是治不好的炎症其实跟盆底肌也有一定的关系。√大便失禁或便秘是的,你没有看错,便秘也可能是盆底肌受损引起的。因为盆底肌受损松弛,肠蠕动受影响,进而导致便秘。很多女性发现在产后“放屁”的次数大大的增加了,而且是不能控制的,这个“放屁”是大便失禁的一种,是年轻女性盆底肌损伤常见表现。三、盆底肌的修复治疗①盆底表面肌电功能评估首先,在患者进行盆底修复治疗之前,我们要为患者进行一次盆底功能评估,以判断患者的盆底功能。②生活方式干预
又称行为治疗,包括减轻体量,尤其是BMkg/m2看,戒烟,减少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避免或减少腹压增加的活动,治疗便秘等慢性腹压增高的疾病。
③盆底肌训练
这个运动妈妈们应该很熟悉。盆底肌训练又称为Kegel运动。有意识的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进行自主性的收缩以加强盆底肌力量及控尿能力。前提是做正确的盆底A肌训练,咱们后面会附上正确的凯格尔运动。
④盆底电刺激治疗
利用电刺激技术,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改善A肌肉内环境(血液循环、性激素下降、神经受损、肌肉纤维化等).被动的盆底康复方法,属物理疗法,近年来在尿失禁和盆底器官脱垂时使用比较广泛。
⑤盆底生物反馈治疗
通过肌电图、压力曲线等把肌肉活动的信息转化为听觉和视觉信号反馈给患看,以指导患看进行正确,自主的盆底肌肉训练,并形成条件反射。主动的盆底康复方法,用以指导患看正确的收缩骨盆底肌肉,以及自主性的抑制膀肌逼尿肌的不正常收缩。
⑥手法按摩
产后引起的腹直肌分离,涂上润肤油,以特定的手法对其进行按摩放松,有利于分离腹直肌的回缩收紧。
四、盆底修复须知
√每位女性在生完孩子之后,,一定要有意识的修复盆底√产后42天检查非常重要,一定要去做,这时候医生会对产后状况做综合评估,就包括盆底√产后42天至三个月内是盆底肌修复最佳时期,产后半年内为修复黄金期√盆底肌不建议自测,医生会有专业评估√中度及重度盆底肌损伤必须做专业修复附:盆底肌锻炼动作教学①简易凯格尔找到盆底肌(排尿时,控制尿一收一尿一收的肌肉)练习:收紧2—3秒,放松2—3秒,收紧、放松为一次,复20—次。②臀桥运动
平躺,双腿屈膝90度,两脚与髋同宽,脚尖抬起,两手平放在身体两侧。
动作:
吸气,肚子鼓起,做“尿”,呼气,做“收”。腹部肌群收紧压缩腹部、骨盆向后卷动、臂部发力让臂部先离开平面、脊柱逐节离开地面直至胸椎。
③深蹲
身体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掐腰/自然下垂,肩膀放松,眼睛目视前方。
动作:
吸气,屈髋屈膝下蹲,双手先前平举,膝盖尽量不超过脚尖,上半身的倾斜尽量与小腿平行,下蹲时要放松盆底肌。
呼气,身体起立回到预备姿势,当完全站立后一定要记得做凯格尔的“收”的动作,同时记得收腹收臀。
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tonga.com/sjfb/101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