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力全开”,是虎年广受欢迎的一句新年祝福语,意指努力拼搏和美好祝愿。何为“虎力”?东江高级中学的谢振中校长从教育角度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以师生成长力建设为中心,激发内驱力,强化意志力,涵养共情力,提升学习力”,在2月14日的开学典礼上,他号召全体师生乘势而上、踔厉奋发,在虎年开启新征程。
聚焦成长力,再获喜人新成绩
坚持聚焦师生的成长力,让每位师生都能成就更好的自己,这是谢校长一以贯之的理念和目标,也成为了东高人共同的价值追求。在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下,东高近日再次收获了一份喜人的新成绩。
“高三特长生省统考共有52人上本科线,这是东高历届高考特长生种类最多、专业上线人数最多的一届”。“传媒生陈翰楠分,在省播音主持专业中省排名第三、市排名第一”。“惠三调本科上线人,稳步上升”。“高二期末统考本科上线人,同比中考入口增加人,充分体现东高超强的教学加工能力”。
一条条喜讯透过学校广播在校园里回荡,振奋人心的成绩,是对全校师生长期努力的肯定,鼓舞着每一个奋发拼搏的东高人。
谢振中校长在开学典礼上致辞
在学校办学成果日益显著的同时,也诞生了一批先进个人。开学典礼上,副校长潘齐云宣读了一份优秀名单,表彰了一大批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学习之星、环保之星、文明之星等。表彰先进,为同学们树立了榜样,进一步营造了力争上游、拼搏进取的学风和校风。
开学潘齐云副校长宣读表彰决定
激发内驱力,师生逐梦在东高
优秀成绩单的背后,是学校立足实际打造蓝色教育,坚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不断激发老师和学生的内驱力,引导师生拼搏进取、勇敢追梦,汲取奋进的力量,努力实现人生理想。
在开学第一课上,谢校长从寒假热议的国足新闻入手,对比剖析了男足一败再败和女足华丽逆转、史诗夺冠的原因。他勉励同学们自古英雄多磨难,要继续保持女足的拼劲,只有“堵”出来的精彩,没有“躲”出来的成功。
“新的一年,让我们成为一个敢想敢拼的人”。颇有女足风范的蓝淑君老师作为教师代表,也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奋斗故事和新年新目标。
开学教师代表蓝淑君分享自己的奋斗故事当年毕业找工作,为了抓住这宝贵的机会,她狠心下来,拼尽全力备考。炎炎夏日,为了保证安静的学习环境,她每天泡在顶楼的炎热杂物间里坚持学习12小时以上,陪伴着她备考的只有一台吱吱呀呀的小风扇。最终,她凭着这股坚韧的信念,战胜了几百号来自全国各地名校的竞争对手,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脱颖而出,顺利上岸,开始了自己和东高的故事。
今年是蓝淑君老师在东高的第9年,勤奋好学的她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并迅速由一名新手教师成长为独挡一面的青年教师,年荣获“惠州市教坛新秀”荣誉称号。东高见证着她的付出和努力,也帮她实现了自己的教育梦想。
学生通过课室广播参与开学典礼
涵养共情力,温暖有爱有力量
共情力是成长力的力量源泉之一,是内心善良的表现,也是关爱他人、成就自己的关键能力。谢校长旁征博引,用丰富的案例引导同学们将心比心,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感知他人的感受。其中,“让老师多睡一会儿”的小故事让不少同学深有感触。
年龄较大的焦老师在4节连堂课的中间,会因为疲惫而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有一次,焦老师正趴着休息,科代表过来问问题,发现旁边老师聊天有点大声,他善意提醒说:请老师小声一点吧,让焦老师多休息一会。点滴细节,流露出的是东高学子的感恩和善良。
互相体谅、将心比心,关爱和帮助别人,常常令人感动。高二(2)班的叶彦均同学也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她坦言,在东高的一年半里,身边的老师和同学经常在她失望沮丧的时候激励着她,让她重拾信心,走出黑暗,要特别感谢他们。
开学高二(2)班叶彦均同学发言
共情,是冬日的暖阳,是酷夏的清凉。蓝淑君老师一脸幸福的回忆了那个燥热的夏天,正当她边讲课边用手擦汗的时侯,学生堆里一张用铅笔写着“老师辛苦了,您擦擦汗吧”的纸巾递到了她的手上,瞬间,纸巾赶走了所有的燥热。心暖了,她教学更带劲了,恨不得倾其所有帮助这一群人实现梦想。“成为一个温暖的人,将温暖传递下去,既温暖别人,也照亮自己”。
向上滑动查看谢校讲话全文乘势而上开新局踔厉奋发创辉煌
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
相信大家假期生活都过得非常丰富吧!自由和轻松,团聚与美食,更有冬奥和国足或精彩或沮丧的赛事,都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视觉听觉,增加我们思考与谈论的话题。今天是正月14日,我们又回到了学校,开始了新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党委和学校行政给大家拜晚年,祝大家在新的一年工作顺利,学习进步,身心健康,个个生龙活虎,虎虎生威!
老师、同学们,在过去的一个学期,我们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全面推进党史学习,坚持传承红色基因,打造蓝色教育,实施绿色课堂的发展思路,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办学条件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我校各年级上学期末统考(包括高三的三调和术科考试)成绩优异,主要表现为:
1、高三特长生省统考上线情况(参照21届本科上线标准)共有52人上本科线。其中体育20人、美术14人、音乐8人、传媒5人、舞蹈4人、书法1人。这是东高历届高考特长生种类最多、专业上线人数最多的一届。
2、特长生专业出现较多高分情况:陈翰楠分,在省播音主持专业中省排名第三,市排名第一,体育生陈敬元分、古威城分有望冲击北体、华中师大等名校,美术李泽发分在市排前20名。他们为东高的特长生树立了榜样。
3、惠三调上线情况:特控线37人(比惠二调增2人)本科上线人(比惠二调增19人)惠州市三调整体划线比惠二调略低,东高在稳步上升。其中文科政治、历史、语文平均分排名位居全市前八名。
4、高二年级重本上线46人,本科上线人(市本科划线人),相比于入口时名以内我校只有人,本次统考高二本科增加人,入口名以内我校只有4人,本次统考高二重本增加42人。充分体现东高超强的教学加工能力。
5、高一期末统考只计算语数英三科总分,前名我校有24人,前名我校有人。上线率高出市划线率13个点。所有学科排名均在前15名(全市共44所高中)。
其次,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安全管理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表现为:1.AB栋宿舍全面投入使用,栋宿舍也修缮完成,已经住进去了。2.新的运动场也投入使用,同时,利用周末、节假日和平时晚上的时间对外开放,极大的方便了周边居民的运动和休闲,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3.商校家属楼的安全隐患得到了妥善处理,采用了物理隔离,实现的安全分流。4.学校的供电设施得到全面的提升,再也不会出现因电量过大而跳闸的现象了,可以放心安心的学习生活了。
老师、同学们,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奋发拼搏的结果。在新的学期,我们要继续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坚持传承红色基因,打造蓝色教育,实施绿色课堂的发展思路,以师生成长力建设为中心,激发内驱力,强化意志力,涵养共情力,提升学习力,乘势而上开新局,踔厉奋发创辉煌,以更优异的成绩为建校10周年献礼。
刚才,我说过今年的春节与往年大不一样,除了同样的休闲、美食、团聚之外,还有冬奥和国足,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结合学校的工作与大家聊聊几个相关的热门话题,交流一点看法。
第一个话题:关于男足的“躲”与女足的“堵”。
先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中韩大战的最后5分钟。
90分钟50秒,韩国队球门5米处爆射,这个球势在必进,但却被门将朱钰神勇扑出。但球还是在韩国队脚下。此时朱钰已经失位,面对空门,韩国队又是一个势大力沉的补射。王晓雪奋力回防,她吸取过去的教训,为了防止手球,双手背在身后,用身体“堵枪眼”,封住射门角度。最终用胸部和肩部挡住皮球,力保中国队球门不失。
挡住球之后,王晓雪忍住剧痛,又把球抢下来,破坏了韩国队这次进攻。那以后,胜利的天平开始向中国队倾斜,并且无可更改。这是一场很多年之后注定被一次次说起的比赛。
记者问王晓雪当时怎么想的?王晓雪表示自己当时没有多想,一看这球被扑出来后,她的第一想法是赶紧用身体把对方的射门封住,还好挡下来了!这还不是最感人的,最感人的是王晓雪最后说的话:“就觉得你打我哪都行,别打门里就行!”这样的人并非王晓雪一人,而是整个团队。在与日本队的半决赛中,上半场我们一球落后,下半场中国闪电进球扳平比分。66分钟,中国和日本队有一个二分之一的球,老将娄佳慧如果直接拼抢解围,很有可能受伤。为了化解这次险情,娄佳慧也是舍身堵枪眼,最终被担架抬下场。这就是女足的精神!
再回到在男足1:3输给越南的比赛中,越南队一次边路稀松平常的传中球就破门了。仔细回看这个丢球,发现男足队长在防守这个传球的时候,竟然护体、转身、缩脖躲球了,他是造成这个丢球的罪魁祸首。
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个人的一个下意识动作,并不值得反复批评。但一个职业球员出现这样动作还是罕见的。谁都怕身体受伤,谁都有趋利避害的心理,但你是职业球员,拿着上千万的年薪,住着别墅,天天吃着海参,你就是吃这碗饭的。受伤也是比赛的一部分。男足和女足,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一个输给日本,输给越南,快要没人输了;一个战胜日本,战胜越南,战胜韩国获得冠军。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男足但凡有女足百分之十的拼劲,也不至于输得这么惨。对比王晓雪的“觉得你打我哪都行,别打门里就行”这种精神,男足职业精神需要整风运动了。
同学们,女足的精神对于我们来说怎么体现呢?我认为首先体现在体育运动中,希望同学们利用军体课等运动机会锤炼精神品质,提升体育技能,在此我提一个目标:男生引体向上最低5个,力争10个,女生仰卧起坐最低20个,力争40个;其次体现在课堂中,认真预习复习听课做作业,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一道题,只要不明白的,就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只有“堵”出来的精彩,没有“躲”出来的成功。
第二个话题:关于谷爱凌。
第一件事:北京时间2月8日消息,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中,谷爱凌成功夺冠。而在比赛中,法国选手泰丝-勒德发挥失误,随后,谷爱凌前往安慰。
第二件事:就在我们为谷爱凌刷屏时,外网上“酸”谷爱凌的声音,也不绝于耳:“美国出生的谷爱凌,却为中国拿到了金牌,叛徒!”同时,在国内,也有人质疑谷爱凌:“我们集体为一个美式精英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欢呼,太傻了!”果然,盛大赞美和恶意诋毁总是相伴相随。面对这样的辱骂和诋毁,年仅18岁的谷爱凌在面对记者采访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我觉得我并不是想要让所有人满意。事实上我并不十分在意别人是否满意。我觉得我自己在竭尽所能,我也在享受整个过程,我在用我的声音,在与我相关的领域,带来尽可能多的积极的改变。
我知道我的心地是善良的,我也知道我所做的决定,符合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我觉得这会带来更大的益处。如果有人不相信这是我的初衷,那么只能说明他们没有足够的同理心理解别人的善意,可能因为他们和我有不同的价值观。
所以,我也不打算浪费时间在没有受过足够教育的人身上。他们可能也永远不会体会到我有幸每天感受到的喜悦、感激和爱。
如果有人不相信我或不喜欢我,那么这是他们的损失。他们也成不了奥运冠军。”
青春期的你们最在意别人的评价了,爱用别人定义自己,也总会因别人的误解、诋毁和质疑,陷入自我怀疑的孤独里,甚至跌落抑郁。
而年仅18岁的谷爱凌,却用无畏无惧的坦诚,温和又坚定的回怼,表达出了这样的认知:“回到中国,为中国夺冠,是我自己的选择,轮不到你们说三道四!就算你们说三道四,我也不在乎。”
从这两件事中你读出了什么?我们读出了自信,甚至有点自大。虽有点自大,但很多人都非常喜欢她,为什么?因为真正优秀的人,都有适度的自大,相反,过分看重别人的评价,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自信。同时,我还读出了善良和睿智。因为她在夺得冠军后,安慰失误的竞争者,对因国籍问题引发的误解也不争论,不辩解。
而我从两件事中读出了一个共同的词:共情。夺得冠军后,去安慰失误的竞争者,是谷爱凌懂得共情;而某些人质疑谷爱凌的国籍问题是不懂得共情的表现。今天我想重点谈谈共情这个词。
一本叫《全新思维》的书(副标题:决胜未来的6种能力。作者丹尼尔·平克,耶鲁法学院博士,他是前副总统阿尔·戈尔的首席演讲撰稿人,同时还服务前总统里根、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前国务卿鲍威尔等。)认为,我们即将从信息时代走进概念时代。在信息时代,擅长分析、逻辑的左脑思维成为世界的主导力量,完成基础建设;在概念时代,人类对情感和体验的追求不断地升级,拥有更多创造力和共情能力的人将担任主角。
共情力,又称同理心,就是站在别人的立场、凭直觉感知他人的感受,即设身处地地用他们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体会他们的感受。作为教师没有好的同理心,就不能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也就无法成为好老师,同样道理,如果不能站在同学、学校和社会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也就不能成为好同学、好学生、好公民。甚至延伸到生活中,与人的相处,共情能力也是至关重要,它可能意味着你能否与他人达到相知,又或者让身边的人感觉到,你是一个值得交往的人。顺带一提,我们现在常吐槽的直男行为,本质就是共情力不强的表现。
共情力不是同情,不是惋惜别人的不幸。
曾经在一本书中看过这样一个难忘的开头:在一个健身房外的走廊里,一个两岁的男孩突然趴到地下,又哭又闹。他的妈妈也索性趴在地上,使她的头和儿子的头成了一个水平线,两个人的鼻子也碰到了一起。神奇的是,孩子脸上的愤怒慢慢消失,哭叫声变成了耳语,终于把哭红的小脸靠在地板上,他的妈妈也同样把自己的脸靠在地板上。他们又这样待了两三分钟,最后孩子站了起来,妈妈也站了起来,向孩子伸出手来。孩子抓住了妈妈的手,情绪已经变得安稳,神情非常甜蜜。看到这里,我特别的感动,无疑,这是一位有智慧的妈妈。从妈妈的动作来看,她就是把自己放在一个2岁孩子的状态去理解和陪伴,安抚孩子发泄情绪的生理需求,而不是成人的视角去讲道理和打骂。
在网上也看过一个这样的故事:
一天,有两个去办理离婚,工作人员问起原由,原来是因为妻子有一天回家后和丈夫抱怨:“累死我了,一下午谈了6个客户,似乎一个也没谈成。”丈夫说:“看吧,这就是你能力不行,你的话术有问题。”妻子委屈地哭了很久,觉得丈夫不理解她的付出,还说风凉话。丈夫实在不耐烦了,说:“哎!你这个人怎么不识好歹?我在帮你,还跟我哭哭啼啼。”妻子也不示弱:“帮我?你要是真帮我,就每月挣个万八千的,算真的帮我了。”丈夫说:“你不就喜欢几个臭钱吗?那谁能挣,你和谁去过好了。”两个人都觉得三观不同,何必强融,决定离婚。
工作人员觉得他们的问题并不是三观不同,而是两个人都缺少“共情”的能力。于是,给他们分析问题所在。妻子只是想倒倒苦水,得到安慰。但丈夫把“苦水”当成问题,急着解决。
如果两个人学会共情,那将是另外一番情形:妻子说:“累死我了,一下午谈了6个客户,一个也没谈成。”丈夫说:“大热天的,快坐下来喝口水吧!太不容易了,为了这个家,你付出太多了。”
同样是一件事,不同的处理,不同的结局。前者让人晦暗失望,顿觉薄凉,后者产生的共情,让人暖心。最后,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当时丈夫就和妻子道歉了,说他一直知道妻子的付出和不易,都是为了他。妻子也哭着说,她也任性了,没有意识到他在给她想办法。两个人随后就牵手回家了。
回到我们学校有没有因有共情而产生的教育佳话呢?或者因缺乏共情而引发的教育问题呢?在前天的高三教师大会上,数学备课组长王立嘉老师分享了一个故事:高三焦科正老师,每天下午为了给学生培优补弱,牺牲了自己最爱的乒乓球运动时间。在4节连堂课的中间,会因为疲惫而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会儿,有一次,焦老师正趴着休息,他们班数学科代表过来问问题,发现旁边老师聊天有点大声,他善意提醒说:老师小声一点吧,让焦老师多休息一会。这就是最好的共情,学生理解老师的辛苦和不易。
还有一件事我也想提一下,就是在非运动期间我经常看到学校的运动场上会有学生遗忘的校服,也进行多次教育,但效果不好。我想可能也是学校的管理共情不够,没有体会到同学们运动结束后的疲惫与饥饿,以至于实在没有力气拿上衣服再回去洗澡吃饭。如果不是这样,也请同学们共情一下学校管理的难处和父母情赚钱买校服的不易。
五力并发,虎力全开。在新的学期,我们要继续坚持传承红色基因,打造蓝色教育,实施绿色课堂的发展思路,以师生成长力建设为中心,激发内驱力,强化意志力,涵养共情力,提升学习力,乘势而上开新局,踔厉奋发创辉煌,以更优异的成绩为建校10周年献礼。
文字、照片、设计:
新闻中心
新学期,新开始一起加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