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当中,都会有椎间盘的问题,它的发病率是非常高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最常见的脊柱退变性疾病。中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原因不可避免地存在腰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化(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老化、退化),是容易受到腰椎间盘突出症困扰的人群。另外,发病患者中以从事劳动强度较大职业的工人多见,而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工作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在长期久坐、伏案工作的白领人群中开始激增,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那么,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您都知道多少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什么样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是久站久坐以后,在某一种外力的作用下,导致椎间盘的突出,压迫了坐骨神经,一般病人会有一侧肢体的麻木或者疼痛,有些病人也会有腰部的活动受限。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比较常见的症状?
①大部分患者最先出现腰痛,有可能伴有臀部疼痛。
②下肢放射性疼痛,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坐骨神经痛,也就是从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侧一直到脚下放射性的痛,尤其在打喷嚏、咳嗽等腹压增高的情况下,疼痛会加剧。
③肢体麻木。
④肢体活动受限:无法弯腰、翻身,无法扭转。
⑤严重者可出现下肢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什么会引起疼痛,麻木呢?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特别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在外力的作用下,髓核组织从破裂的地方突出或脱出,导致相邻的神经根受到刺激或者压迫。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分类?
1.膨隆型
这时候髓核因为有压力后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这一类型经过保守治疗可以缓解或者治愈。
2.突出型
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凸向椎管,患者经常会感觉腰部疼痛。
3.脱垂游离型
破裂突出的椎间盘组织或碎块,脱入椎管内或者完全游离,这一类型往往症状非常严重,患者表现出来疼痛无法忍受,必须要进行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
1.腰椎牵引
起到放松椎间隙和背部肌肉,增加腰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的压力,减轻腰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牵引的重量,按患者体重比例。牵引的方法:持续牵引,间断牵引。疗程:每个疗程十次,每次半小时,两到三个疗程为宜。
2.物理治疗
激光、超声和低频治疗,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减少神经的受压。低频治疗疗程:每个疗程十次,每次十五分钟。超声治疗疗程:每个疗程十次,每次七分钟。
3.针灸、推拿
那么我们平时该如何预防呢?
1、避免体重过重。
2、平时要有良好的坐姿,睡眠时的床不宜太软。
3、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要注意桌、椅高度,定期改变姿势。职业工作中需要常弯腰动作者,应定时伸腰、挺胸活动,并使用宽的腰带。
4、应加强腰背肌训练,增加脊柱的内在稳定性,长期使用腰围者,尤其需要注意腰背肌锻炼,以防止失用性肌肉萎缩带来不良后果。
5、如需弯腰取物,最好采用屈髋、屈膝下蹲方式,减少对腰椎间盘后方的压力。
6、平时开车时,座椅前移以保持膝盖与臀部同高,坐直,以两手同握方向盘开车。以靠垫或成卷的浴巾保护您的腰部。切莫坐在太后面开车。伸长脚踩踏板或伸直手臂开车,减少腰背脊椎的曲度。
7、及时检查:当出现腰腿疼痛、弯腰受限,腰医院进行确诊检查是预防疾病发生最有效的的途径。
最后为大家介绍一套腰背肌锻炼操,不但可以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还可以缓解轻微病情、防止加重,赶紧跟着学起来吧!~
第一节:单抬腿
膝部伸直,缓慢抬起右腿,再缓慢放下;
缓慢抬起左腿,再缓慢放下;轮流抬腿十次
第二节:半桥运动
双腿屈曲,慢慢抬起臀部,挺胸、挺腰,
保持五秒钟,再缓慢放下
第三节:侧卧抬腿
左侧卧位,抬起右腿,保持五秒钟,再缓慢放下
右侧卧位,抬起左腿,保持五秒钟,再缓慢放下
第四节:小俯卧撑
俯卧下,用双臂撑起上身,抬头,
臀部不离床面,保持五秒钟,放松
第五节:屈伸运动
双手叉腰,弯腰弓背,双肘向前,挺胸,
双肘向后,保持五秒钟,放松
第六节:转体运动
双手叉腰,右手经前方向后上举,目视右手,还原
双手叉腰,左手经前方向后上举,目视左手,还原
第七节:侧弯运动
双手叉腰,向左弯腰,左手垂直向下伸直,
右手缓慢沿胸壁向上滑移,还原
双手叉腰,向右弯腰,右手垂直向下伸直,
左手缓慢沿胸壁向上滑移,还原
第八节:弯腰转体
双手侧平举,两腿伸直分开,
右手上举,左手触碰右脚,还原
双手侧平举,两腿伸直分开,
左手上举,右手触碰左脚,还原
撰文:郑瑾
技术指导:刘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