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医养生归纳起来可称之为“四疗养生”、“五行疗法”。其中四疗养生指的是——食疗养生、体疗养生、药疗养生、心疗养生,四种基础养生方式;
五行疗法则指的是以五脏作为辩证和辨病的核心,进行分析人体以量身定制养生和调治的健康管理方案。
也就是说“四疗养生”和“五行疗法”是博医养生的主干,其他的具体方案和方法都是由“四疗养生”和“五行疗法”上面分支出去的。
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四疗养生中体疗养生的基础养生方法之一——腰椎摆腿复位操。
腰椎摆腿复位操是博医养生根据中医推拿、按摩方法,结合结合现代医学解剖学、生理学总结出来的自我调理按摩腰椎,使腰椎复位的保健方法。
适用于:腰椎间盘膨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脱出(腰椎滑脱)、腰椎劳损、坐骨神经痛等腰部骨关节疾病。
做腰椎摆腿复位操时应该俯卧于床上,上肢由肩至肘垂直于床面,由肘至手或交叉、或向前平放于床上,双腿并拢,自然垂直平放于床上,双小腿竖起垂直于大腿。头部要面对于前方,不能低头。
1)磕打脚后跟:摆好姿势后,竖起的双小腿略为分开,双脚的脚后跟互相磕打,可以一只脚向另一只脚磕打,也可以同时用力磕打。注意磕打力度,不能用力过猛,以免造成损伤。
{磕打36下为一组,可以对足部反射区进行撞击调理:足跟痛或失眠者可重点用一只脚磕另一只脚的足底跟部正中(即失眠反射区);坐骨神经痛(特点是从后臀部沿腿外侧一直痛或酸疼到脚跟)者磕打重点是整个足跟的外缘{即坐骨神经反射区);腰腿痛者重点磕打脚的脚背外侧缘(即脊椎反射区)}
2)双腿左右摇摆:磕打脚后跟后,可稍事休息。竖起的双小腿并同时向同侧进行摆动,达到小腿与床呈45-60度角,之后再回摆使对侧小腿与床呈45-60度角。
(摇摆36下为一组,在摆腿的同时会带动腰椎运动,促使其复位,调理腰部疾病。对由于长期低头、久坐的人能起到反方向锻炼矫正的作用;预防和缓解颈椎病、腰椎病、腿部静脉曲张及血栓形成;并对股骨头坏死有明显的预防和康复作用;而且有锻炼腿部肌肉、协调腰椎旋转功能。)
3)双腿分别踢打臀部:摇摆腿后,可稍事休息。再次竖起双小腿并分别向同侧臀部进行踢打,不要求必须踢到臀部,但要尽力而为。
(踢打36下为一组,可以拉伸足太阳膀胱经及腿部肌肉,促进经络通畅。锻炼保养腰椎;减轻坐骨神经痛;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下肢无力、麻木、不适甚至腿部活动不便也均有明显的康复作。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4)虎爬调理(婴儿爬):踢打臀部后,可稍事休息。由俯卧改为趴卧式,即双掌支撑,前肢伸直,双腿跪式,膝盖与小腿支撑,头抬起,状若刚刚会爬之婴儿。后学习婴儿向前爬动,退后爬动。
(因为床上空间有限,可向前爬3步后向后退爬3步,总共爬36步;也可以在地上爬,不拘次数。爬之前一定要在膝盖部做好保护工作,以免在爬动时伤到膝盖。可以锻炼腰膝力量,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腰膝酸软无力、疼痛均有很好的作用。)
附录:腰腿疼痛病症
一、腰肌劳损长期从事站立操作诸如服务员、教师、理发、售货等工作的人,由于持续站立,又不了解保养方法,容易导致腰肌劳损而引起的腰痛;经常背重物,腰部负担过重,易发生脊椎侧弯,也容易造成腰肌劳损而出现腰痛。
二、肾炎、妇科病由于女性的尿道短而直,且尿道外口靠近肛门,尿道口污染的机会较多,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也可见于男性;腰痛以急、慢性肾盂肾炎所致者为多,表现为腰部胀痛;除肾炎外肾结石、肾结核等疾患亦会引起腰痛。
三、受凉、创伤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因受风、湿、寒的侵袭,导致脊椎长骨刺而诱发腰痛。若腰部曾扭伤,可能发展为椎间盘脱出,出现较重的腰痛,甚至影响行走和站立,严重的连翻身都很困难,腰像断了一样疼。
四、腰椎病变中老年患者因为生理及年龄原因,容易引起缺钙,从而出现骨质疏松,进而导致骨质增生,出现腰椎管狭窄,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导致腰痛和坐骨神经痛。老年人的骨刺形成还可引起脊椎僵硬,也能导致持续性腰痛。
五肾虚肾虚腰痛主要表现为酸软无力,可合并其他症状,如出虚汗,盗汗,手脚冰凉,也有手脚像火烧一样的。
南京博医堂客服
-
南京博医堂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tonga.com/ycxz/10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