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坐骨神经痛锻炼 > 孕妇坐骨神经痛 > 正文 > 正文

腰椎间盘突出日常自我保健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8/10 16:53:12

一、概念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是因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二、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可以伴随坐骨神经痛,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间隙,而坐骨神经正是来自腰4、5和骶1-3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先有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中央型的突出常引起双侧坐骨神经痛。当咳嗽、打喷嚏或大小便等腹内压增高时传电般的下肢放射痛加重。腿痛重于腰背痛是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体征之一。大腿或小腿的麻木、疼痛、肌肉瘫痪,如足下垂,足拇指背伸无力,马尾综合症,如会阴区麻木,二遍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而且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加重、严重可导致下肢瘫。腰5和骶1椎间盘突出可累及4、5趾背侧皮肤感觉异常。如果椎间盘突出物压迫或刺激椎旁交感神经纤维,可反射性引起下肢血管壁收缩而出现下肢发冷、发凉、足背动脉减弱等现象。

三、体征

1.腰部畸形

腰肌紧张、痉挛,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甚至出现后凸畸形。有不同程度的脊柱侧弯,突出物压迫神经根下方时(腋下型),脊柱向患侧弯曲,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外上方(肩上型),侧脊柱像健侧弯曲

2.腰部压痛和叩痛

突出的椎间隙棘突旁有压痛和叩击痛,并沿患侧的大腿后侧向下放射至小腿外侧、足根部或足背外侧。沿坐骨神经走行有压痛

3.腰部活动受限

急性发作时腰部活动可完全受限。绝大多数患者腰部伸屈和左右侧弯功能活动呈不对称性受限

4.皮肤感觉障碍

①受累神经根所支配区域的皮肤感觉异常,早期多为皮肤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

②腰4、5椎间盘突出,压迫腰5神经根,引起小腿前外侧、足背前内侧和足底皮肤感觉异常。

③腰5、骶1椎间盘突出,压迫骶1神经根,引起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皮肤感觉异常

④中央型突出,表现为马鞍区麻木、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5.肌力减退或肌萎缩

①受压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可出现肌力减退、肌萎缩

②腰5神经根受压,引起伸拇肌肌力减退

③骶1神经根受压,引起踝跖屈和立位单腿翘足跟力减弱

6.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骶1神经根受压,引起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7.特殊检查阳性

①直腿抬高试验和(或)加强试验阳性:直腿抬高60°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缓慢降低患肢高度,待疼痛消失,再被动背屈患肢踝关节以牵拉坐骨神经,如又出现反射痛称之为加强试验阳性

②屈颈试验与颈静脉压迫试验阳性

③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提示L2-L4神经张力增加

腰椎间盘突出中医辩证:

中医中属于腰痛或腰腿痛,认为是外伤或劳损可导致瘀血阻滞筋脉,出现不通则痛;或寒湿、湿热之邪侵犯腰部经络,导致经脉不通;肝肾亏虚,肾主骨,筋骨失养,遂致本病。根据经络学,足太阳膀胱经夹脊抵于腰,督脉贯脊循行于腰部,足少阴经“贯脊属肾”,又有腰为肾之府之称,故腰痛多与足太阳经、督脉和足少阴经脉、经筋病变有关。

中医辩证分型:

①气滞血瘀:表现为痛处拒按

②寒湿痹阻:表现为痛处发凉,遇寒加重,得温痛减,可用温经散寒的药物治疗

③湿热痹阻:表现为痛处发热,遇热则增,气候变化症状加重

④肝肾亏虚:除腰腿痛外,兼有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

四、取穴:

至阳穴: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强脊通络止痛

命门穴:

定位: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补益肾气强健腰脊

腰俞穴

定位: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

功效:强腰利脊,通络止痛

关元俞:

定位:在腰部,当第5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功效:补益肾气强壮腰脊

委中穴

定位:在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

功效:通络止痛强腰利脊

昆仑穴

定位:在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通络活络止痛

承扶穴

定位: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功效:利腰脊通络止痛

在国耀中医学堂您不仅可以自我健康的调理,还会成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专家,欢迎您加入国耀中医学堂。

想了解更多的知识点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tonga.com/cwgj/946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坐骨神经痛锻炼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