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你怎么那么突出
确实,这是一句网络流行语。也的的确确,腰椎间盘突出现在很“流行”。
所谓的腰椎间盘突出,是在外力作用下,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至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神经根受到刺激、压迫,从而引起腰痛、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已然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不仅仅局限于中老年,很多年轻人也罹患此病,其发病率是椎管内疾病的第一位。
那么腰椎间盘为什么会突出呢?
一、内因
1.生理因素:人类的进化由爬行变为直立,脊柱是整个身体的中流砥柱,腰骶部是整个脊柱承重最重的部位,然而纵贯整个脊柱的后纵韧带虽然保护了纤维环,却在这个承重最大的部位相对薄弱了,变窄变薄,以至于腰椎间盘在承受人体上半身如此重大的压力下,保护层却不给力了,自然结构的弱点致使髓核易向后方两侧突出。
2.椎间盘的退变:
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有不同程度的退变,30岁之后退变明显加快。由于脊柱的运动和负重,尤其是姿势不当的运动,椎间盘受到各个方向的牵拉、扭转、挤压等应力的影响,内部弹力降低、脱水、萎缩、纤维化,力学平衡失调,稳定性降低,在外力等诱因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的纤维环内突出甚至脱出。这是本病的主要病因。
二、外因
1.急性损伤和慢性劳损:慢性的积累性劳损是致使发病的重要因素。腰椎在整个脊柱中排列成一个生理性前突,每一节腰椎都是前部薄弱,后面肥厚,因而直立挺胸状态下身体负重在腰椎部分是位于椎体后侧的,而不正确的姿势,例如前屈位弯腰搬运,侧位不平衡负重等造成腰椎椎体受到肌肉、韧带等的牵拉应力影响,髓核将产生强大的反抗性张力,负重越大,髓核冲破纤维环的力越大,引起椎间盘突出,从而导致神经根、脊髓、马尾的刺激、压迫症状。
2.寒冷刺激:长期受寒冷的刺激,腰部肌肉、血管痉挛和收缩,血供不足,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同时,肌肉的紧张导致椎间盘内压力增高,特别是对已变性的椎间盘,可造成进一步损害导致髓核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症会有哪些症状呢?
1.腰痛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最常见的症状。患者一般会在活动后或劳累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急性发作期患者腰痛症状明显,常伴有肌痉挛,需与单纯性急性腰扭伤加以区分。
2.下肢放射痛及麻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出现下肢放射痛的人数不在少数,甚至部分患者腰痛不明显,只有下肢发麻与放射痛。下肢放射痛主要由于突出的腰椎间盘压迫单侧或双侧坐骨神经,并发炎症、神经水肿,症状可在久立、久行、久坐后加重,卧床平躺后减轻,打喷嚏、咳嗽、用力排便后诱发、加重。
3.下肢肌力下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现神经根严重受压时,可出现神经麻痹症状,导致下肢肌力下降甚至肌肉瘫痪。
4.下肢冷感突出的腰椎间盘刺激交感神经,导致神经性血管收缩,致使小腿及足趾部位皮肤温度降低。
5.马尾神经压迫马尾神经压迫可出现左右不固定的坐骨神经痛和会阴部、大腿内侧麻木感,甚至可出现大小便排便异常,双下肢不全瘫症状。
6.间歇性跛行腰椎间盘突出可引起椎管狭窄而致间歇性跛行。患者行走时随着距离和时间的增加而出现下肢疼痛、麻木加重,出现跛行,甚至需要就地休息后尚可再继续行走,再次行走后症状继续逐步出现。
如何用保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1.卧床休息适用于整个病程,卧床应选择传统的硬板床。人体平躺后椎间盘内处于零压力或压力很小的状态,能让病变的椎间盘得以充分休息,缓解腰痛、下肢痛的症状。
2.口服药物治疗口服药物治疗宜舒筋活络,消炎止痛,久病多虚,病程后期宜补养肝肾。
3.针灸推拿治疗针灸可通经活络,镇痛消炎,推拿可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循环,促进功能恢复。
4.物理治疗红外线、中频电疗、超声波、离子导入等理疗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减轻肌痉挛的作用。
5.中药外敷膏药和中药热敷,温热作用可把药物通过皮肤直达局部病灶,从而达到散寒祛风、通络止痛、消肿祛湿的目的。
6.牵引治疗牵引可减少椎间盘内压力,小关节间摩擦减少,缓解肌肉痉挛。
注意事项
1.避免过多过度的弯腰及扭转负重,避免久坐工作及不正当姿势坐立位。
2.避免背负重物,减少腰椎负重。
3.急性期患者以卧床休息为主,减少活动,下地、如厕等可带护腰以支撑腰部,加强腰部稳定性,防止二次损伤。
4.医院。
5.注意腰部和下肢保暖,不可贪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一般不建议夏季使用凉席。
案
例
分
享
●杭州骨伤骨病前沿技术交流学术大会
●用疗效见证实力用技术铸就口碑
●左腕严重绞压伤天目山治疗案例
●腰臀疼痛过两年穿刺腰椎盘手术
●三十不到腰椎痛微创手术变正常
END
看完文章后,如果您还有关于等方面问题,可以点击左下角或拨打免费热线电话-及时咨询!预约挂号报上即可。
(浙)(杭)医广(05)[]第12-25-号戳这里,阅读原文即可免费在线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