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42分,每题2分)
1.糖耐量减低是指空腹血糖正常,但餐后血糖异常升高的生理状态(健康人餐后2小时血糖不应超过7.8mmol/L)。研究发现糖耐量减低对象是糖尿病高危人群。研究人员以自愿参与实验的糖耐量减低的大学生为对象,第一天不做任何运动状态,记为A组;第二天分为B、C、D、E组,分别在午餐后15min、30min、60min、90min时,开始中等强度持续进行平地快速步行30min的试验;分别测试每组对象午餐后血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如下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糖耐量减低者想了解病因是否是自身胰岛的内分泌功能异常,则需要测定其血液中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B.糖耐量减低的人维持空腹血糖正常所需的血糖来源主要是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C.餐后15min、30min、60min开始运动,均可以显著降低血糖的峰值和胰岛素的峰值
D.从血糖的生理指标来看,餐后适度运动可以使糖耐量减低者餐后血糖峰值降低和缩短高血糖持续(状态)时间,从而降低胰岛B细胞负担。
2.人体血糖平衡除受胰岛、肾上腺等分泌的相关激素调节外,还受小肠K细胞分泌的多肽GIP的调节,其部分作用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破坏下丘脑中的血糖调节中枢,机体的血糖调节能力会受影响
B.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可促进糖原合成,说明胰岛素具有催化活性
C.GIP和胰岛素都能降低血糖浓度,但推测两者在细胞膜上的受体不同)
D.与静脉滴注适量葡萄糖相比,口服等量葡萄糖后的血浆胰岛素水平可能较高
3.科研人员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了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的棕色脂肪组织,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蛋白,使得H可以通过U蛋白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减少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引起棕色脂肪组织细胞产热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去甲肾上腺素既是一种神经递质,也是一种激素
B.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线粒体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热能所占比例明显增大逐渐转变为骨骼肌战栗供能为主
C.持续寒冷刺激时,机体维持体温恒定所需能量来源,由消耗棕色脂肪供能为主
D.若将神经纤维置于低K+溶液中,则其更难以兴奋
4.下列关于神经和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传入神经元的长树突的末梢,也是神经末梢
B.混合神经中的神经纤维有传入的也有传出的
C.神经中的神经纤维彼此之间可传导动作电位
D.膝反射弧中,中间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
5.丝瓜为雌雄同株的传粉植物,花是单性花。某同学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分别泡在下表列出的5种溶液中24h,种植后长成植株。一段时间后比较最初开出的雌花与雄花的平均数,求出性别比,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实验结果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溶液
雄花
雌花
比值(雄花:雌花)
水(对照)
21.1
3.8
5.6
赤霉素(mg/L)
4.7
4.7
1.0
C.P(mg/L)(一种生长调节剂)
6.2
6.8
0.9
乙烯利(0mg/L)
19.6
3.7
5.3
整形素(10mg/L)
33.1
1.2
27.6
A.花的性别分化是各种激素和内环境因子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结果
B.乙烯利对丝瓜性别分化影响不大,对其他植物的性别分化也影响不大
C.可能因为认为添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或激素打破了自身激素的正常比例,而影响了雌雄花的性别分化
D.赤霉素(mg/L)、CP(mg/L)有利于丝瓜雌花的形成,整形素(10mg/L)有利于丝瓜雄花的形成
6.图表示在离体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或处理后的膜电位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P点之前,膜两侧不进行离子的跨膜运输
B.曲线II的下降段是Na+以被动运输方式外流所致
C.降低突触间隙中Na+浓度,在P点时给予适宜刺激,膜电位变化如曲线IV所示
D.P点时用药物阻断突触后膜Na+通道,并给予适宜刺激,则膜电位变化应为曲线III
7.发热是生物体受到病原体感染、产生损伤或炎症后的复杂生理应激反应,在发热过程中,机体温度上升1~4℃与生物体对感染的清除和生存率的提高密切相关。下列关于发热能增强免疫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热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机体的代谢速率
B.发热能通过血管舒张促进免疫细胞向炎症部位运输
C.发热可提高浆细胞识别病原体并通过抗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
D.在一定条件下人体可维持一段时间的发热,以保留清除感染的有效机制
8.科研人员以野生型和油菜素(BR,一种植物激素)合成缺陷突变型南瓜幼苗为实验材料,研究油菜素在植物向性生长中对生长素的作用,将三组幼苗均水平放置,其中一组野生型幼苗施加外源BR,另外两组不施加,测定0~14h内三组幼苗胚轴和主根的弯曲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未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4h左右达到最大弯曲度
B.主根和胚轴弯曲方向相反,说明油菜素对主根和胚轴的生长都表现出了两重性
C.该实验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是为了避免光照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不会影响油菜素的合成及生理作用
9.在太空上处理过的胚芽鞘尖端放在地球上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上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素浓度:d>a>b>c,④生长最快
B.生长素浓度:a>c=d>b,①生长最快
C.生长素浓度:a>d>c=b,②③生长最快
D.生长素浓度:a=b=c=d,①②③④长势基本相同
10.对下列相关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的为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图像,产生的子细胞一定是精细胞
B.乙图表示细胞内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男人的有关细胞在b过程中可以出现两条X染色体
C.丙图中用适宜刺激作用于g处所引起的肌肉收缩属于反射,但不能在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D.丁图为种子萌发过程,h为淀粉含量变化曲线,i为每个细胞中DNA总量变化曲线
11.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5.0
2.5
1.5
.3
6.0
16.0
③
4.0
1.25
1.0
.0
7.5
1.0
④
10
2.5
10.35
25
-
47
A.①比④量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含量有关
C.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D.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12.年3月,因多名婴幼儿接种疫苗后死亡,辉瑞与赛诺菲安万特的两款疫苗在日本被停用。下图表示人体注射该疫苗后,机体发生的免疫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分别在胸腺、骨髓中发育成熟
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和mRNA,细胞2可以产生淋巴因子
C.②过程依赖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完成,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D.在二次免疫过程中,细胞5能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4从而发挥重要作用
13.如图是某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的大量内流是神经纤维形成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B.bc段Na+大量内流,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
C.cd段Na+通道多处于关闭状态,K+通道多处于开放状态
D.神经纤维兴奋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14.独脚金内酯是近年发现的新型植物激素。为研究独脚金内酯在向光性反应中的作用,研究人员以正常生长状态下的水稻幼苗为材料,设置四组试验(如图),A组不做处理,B组施加一定浓度的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C组用生长素类似物NAA处理,D组用GR24+NAA处理。四组均进行同样强度的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测量茎的弯曲角度(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结果说明GR24能减弱植株的向光性反应
B.GR24的作用可能是影响生长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C.实验结果说明独脚金内酯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GR24可能通过影响生长素的运输影响向光性反应
15.科学家对多种植物激素与豌豆植株顶端优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顶芽对侧芽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B.细胞分裂素能一定程度的解除生长素对侧芽的作用
C.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
D.侧芽生长速度不同是由于侧芽内多种激素的浓度或比例的改变
16.下列甲乙丙丁四图分别表示有关的生物学过程,对曲线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若甲图B点为茎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则C点不可能为茎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
B.乙图中,害虫种群的抗药性个体所占百分比A点大于B点
C.丙图曲线表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水解成麦芽糖时的催化特性
D.丁图中苹果贮藏室的氧气应调整到A点对应的浓度
17.肠道病毒EV71为单股正链RNA(+RNA)病毒,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如图为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的示意图.下面说法不合理的是()
A.图中+RNA有三方面功能
B.物质M的合成场所是宿主细胞的核糖体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假定肠道病毒基因+RNA含有0个碱基,其中A和U占碱基总数的60%.以病毒基因+RNA为模板合成一条子代+RNA的过程共需要碱基G和C共个
18.对于下面有关神经结构的模式图,说法正确的是()
A.在人体内,当兴奋流经图乙神经元时,在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流方向都是由左向右
B.甲图和丙图有相同数目的神经元
C.③中兴奋传导是单一方向的
D.刺激④,②处能测到动作电位
19.血糖是人体各组织细胞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胰岛素对血糖的平衡发挥重要作用。图一为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的部分作用机理模式图。给人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得血糖的补充速率和消耗速率如图二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糖尿病病因之一是患者体内存在甲、乙、丙的异常抗体,出现丙种异常抗体的糖尿病病人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取得治疗效果
B.图二中曲线b的上升是胰岛素作用于肝脏、肌肉等细胞的结果
C.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体液定向运送到肝细胞
D.图二中当胰岛素浓度为40μU/mL时,在较长时间内血糖浓度会维持相对稳定
20.下图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神经一肌肉接头”。下列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A.电刺激①处,肌肉不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偏转
B.电刺激②处,肌肉会收缩,灵敏电流计指针会偏转
C.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反
D.“神经一肌肉接头”处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21.B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增殖并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T淋巴细胞经吞噬细胞传递的抗原刺激增殖分化后直接参与消灭抗原细胞。这两大类淋巴细胞被抗原激活的机理是( )
A.淋巴细胞对抗原分子或病原体的吞噬行为
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识别
C.淋巴细胞膜与糖脂类抗原分子之间的融合作用
D.B细胞抗体或T细胞淋巴因子对抗原分子的特异性结合
第II卷(非选择题)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enjingtonga.com/csjg/10389.html